关心下一代,就是对民族未来的关心;培养好下一代,是对民族复兴伟业的传承。
在烟台,活跃着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被亲切地称为“五老”。
他们华发苍颜,却初心如炬;他们年高德劭,仍志在千里。秉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坚定信念,他们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广阔天地中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
三十载风雨兼程,三十载春华秋实。历届市关工委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汇聚“五老”力量,践初心、护成长,让“五老”的持续奉献如不灭的火炬、似璀璨的星河,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立德树人
让青少年成长为栋梁之材
郑延和干过教师,当过校长,担任过教委团委书记、文化宫主任。2007年,他成为莱州市首任“五老”成员,成了活跃在孩子们中间的“郑爷爷”。18年来,他编撰了120本少先队专题集,受聘担任了38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在默默耕耘和无悔奉献中收获了欢乐与幸福,也让人生熠熠生辉。
郑延和是烟台广大“五老”群体的生动写照。多年来,他们积极响应各级关工委号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百年光辉党史和本地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心田,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他们走进青少年,以鲜活语言、动人故事,讲述党的历程、英雄事迹、革命传统,将红色种子播撒进年轻的心灵,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浸入心扉、代代相传。“党史国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老少共筑中国梦”……5年来,超过3100名“五老”志愿者参加各类报告团、宣讲团,让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他们立足胶东文化底蕴,借助传统节日与历史文物,依托课堂与工作室,挖掘剪纸等非遗项目的育人功能,推动“非遗进校园”,引导青少年在体验传统技艺中感受文化魅力、传承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
他们持续开展帮困助学,从生活、思想、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帮助困境青少年。无数困境学子在他们的倾情帮扶中重拾生活信心、茁壮成长成才。栖霞市“五老”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泮爱香,多年来带领爱的传递助学协会,累计为850余名孩子争取到长期资助,帮助2200余人获得临时救助,先后发放善款物资1930余万元。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升,爱党爱国热情日益深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新时代奋斗者。
搭建平台
179个“五老”工作室聚能赋势
高新区孙佑杰“五老”工作室以传承红色文化为己任,4个展厅常年展出各类革命教育题材的木刻、工艺书法作品200余件,工作室骨干每年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开展各类红色教育讲座40余场次;
芝罘区于大卫“五老”工作室宣讲团骨干有30多人,常态化参与活动的“五老”志愿者超70人,培养青年宣讲骨干20余名,构建起老中青三代协同发力的“红色宣讲矩阵”;
龙口市周进宇“队歌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每学期举行《队歌》歌咏比赛,每月开展一次少先队小干部培训;
莱州市文峰路街道福禄苑社区“五老”工作室组织红色宣讲学习教育活动23次、诵读红色经典活动27次,开展各类公益培训活动28次,参与社区治理活动130多次……
在烟台,“五老”工作室已经成为凝聚“五老”、发挥正能量的高效平台,也是与青少年心理沟通、思想交融的重要阵地。目前,全市已打造了179个典型“五老”工作室,其中,自建92个,联建87个,3300余名“五老”骨干参与其中。
一处“五老”工作室,就是一座关爱帮扶青少年的服务站,就是基层关工委的一面“旗帜”。对“五老”而言,工作室不仅提供了固定场所和保障,更进一步增强了“五老”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有了专属平台,特别是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与一帮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一起服务青少年,干劲更足、信心更强了。”“五老”志愿者们说。
这些“五老”工作室扎根基层、贴近青少年,围绕思想道德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法治教育、科普教育、卫生健康、才艺培养、技能培训、矫正帮扶等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育活动。
比如,在课后服务工作中,部分“五老”工作室志愿者深入学校,开展教授书法、绘画、剪纸等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一些区市的社区“五老”工作室,充分利用寒暑假,为社区青少年打造“第二课堂”。
在长期实践中,各“五老”工作室探索培育了“齐家·五老汇”“阳光护苗”“法治进万家”“爱心奶奶工作室”“泮爱香工作室”等47个工作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哪里有基层关工委,哪里有“五老”,哪里就有“五老”工作室——未来,“五老”工作室将不断扩展、深耕细作,更好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队伍建设
接续奋斗,作出更大贡献
孙佑杰、郑延和、于大卫、曲长征、牛金锁……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可见,“五老”志愿者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热心公益、甘于奉献的队伍。
他们在教育引导青少年方面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五老”志愿者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对党怀有深厚感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由他们来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更易说服人、感染人。
他们在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方面具有独特威望和优势。他们曾在各自岗位上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过积极贡献,离退休后仍然受到人们尊敬,具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独特影响力,这为他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尽管“五老”志愿者阅历深厚、经验丰富,在关爱青少年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时代发展日新月异,要做到与时俱进,就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多年来,市关工委始终注重“五老”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培训,灵活多样地开展各类赋能活动,为“五老”骨干“充电赋能”。同时,组织各级杰出“五老”、专家学者交流经验,不断提高“五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
2023年,市关工委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五老”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意见》,不断增强与科协、教育、工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定期举办“五老”志愿者培训班,开展政治理论、网络知识、关爱技能等培训,使全市广大“五老”志愿者常学常新、与时俱进,更好发挥潜能、提升服务能力。
此外,进一步建立健全“五老”选聘、管理、激励机制,定期表彰优秀“五老”志愿者。近年来,市关工委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通过给机会、给平台、给激励等方式,为他们提供展示价值、奉献社会的舞台。
回望过去,全市广大“五老”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注入银发力量;展望未来,他们必将继续秉持初心与使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共同托举起祖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