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第一分支部成立
1941年8月1日,根据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的要求,胶东成立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东支部第一分支部。渡边三郎、小林清分任正副支部长。早期成员还有布谷、成山一郎、石田雄等。1944年,第一分支部改称在华日人解放联盟胶东支部,到抗战胜利时已发展到100余人。胶东支部经常开展战地宣传,激发日军的正义感、厌战情绪,在协助八路军开展政治攻势和瓦解日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两地一市”代表参加省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
1954年8月1~10日,中共莱阳、文登地委和烟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及各县市、地委基点区委书记等人参加了山东省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在5月份山东分局扩大会议的基础上解决向明同志问题,并选举了山东分局新的领导。会后,各级领导分别向本地党员传达了会议精神。
烟台军民庆祝毛泽东畅游长江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畅游长江的消息传来,极大地鼓舞了烟台地区的广大军民。8月1日,烟台市党政军民4万余人,举行盛大的海上游泳活动,庆祝毛泽东畅游长江。驻烟部队官兵和民兵、青少年游泳队伍破浪前进,长达5公里多的海岸线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庆祝活动持续了 4 个多小时。
大莱龙铁路全线投入运营
2005年8月1日,山东省最长的由7家股东共同出资修建的地方铁路——大莱龙铁路全线投入运营。这是山东省北部环
渤海地区的铁路大动脉,是一条重要的疏港通道,一举串起了龙口、莱州、烟台等 5 个港口。大莱龙铁路成为德龙烟铁路三大段之一。
烟台首批新获得地方立法权
2015年,根据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和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定 14 个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时间的决定》,从8月1日起,烟台可以开始制定地方性法规。烟台市成为全省首批新获得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这是烟台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8月2日
胶东军区打通胶东与滨海的联系
1943年8月2日,八路军胶东军区根据山东军区 7 月 12 日命令,派贾若瑜率胶东军区第十四团一营和部分党政军民人员组成的武装抗日工作队(武工队),越过胶济铁路进入诸(城)胶(县)边地区,开辟了诸胶边游击区,建立了胶东与滨海的交通线。同时成立中共诸胶边工委,由第十四团一营和滨海军区部队组成滨海第二支队,贾若瑜任边区工委书记和第二支队支队长。
莱阳地委公布农业生产合作社升级合并规划
1956年8月2日,中共莱阳地委公布了《1956年秋冬农业生产合作社升级合并规划》。《规划》指出:并社工作必须在农民完全自愿、生产需要的条件下进行。全区现有高级、初级社9540个,可适当合并为4000个。对那些不够条件的社不能盲目合并,以免造成生产管理上的困难。全区现有初级社3680处,够条件的社如果社员愿意可升为高级社。对不够条件升级的社,应积极加强其整顿提高工作。莱阳地委同时强调:对还未入社的个体农民,应积极向其说明社章和入社的好处,使他们提高觉悟,解除顾虑,自愿入社。对尚未入社的13 704户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可根据他们的劳动和政治上的表现,分别吸收其为社员、候补社员,或放在社内管制生产。
烟台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1969年8月2日,经山东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中国共产党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正式成立。核心小组由魏伯亭、陈福胜、耿宏、曾昭林、牟玉田、黄岗、龙卓卿7人组成。魏伯亭任组长,牟玉田、陈福胜任副组长。从8月到年底,各县市革命委员会中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也相继成立。
烟台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3年8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将山东省烟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同意将烟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烟台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近代建筑集中成片,街区特色鲜明,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批复指出,山东省及烟台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批复要求,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要加强对烟台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8月3日
胶东部队攻克留格庄、腾甲庄据点
1942年8月3日,胶东军区部队在海阳县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秦毓堂、丁綍庭部的进犯,利用炸药爆破,攻克了留格庄据点,全歼秦毓堂部第二团,俘其副司令王梅村及政治部主任以下官兵700余人,缴获机枪7挺、长短枪700余支。8月11日,胶东军区第十七团东进牟海境内,与东海军分区部队一起围攻腾甲庄据点。9月8日,八路军发起总攻,次日拂晓攻克腾甲庄,消灭丁綍庭、秦毓堂部的基本力量,俘敌2000余人,缴枪1000余支。9月13日,秦毓堂残部又与伪治安军一〇七团二营共1000余人再犯腾甲庄,被八路军击退,退守海阳县凤城。9月16日,在八路军强大攻势下,秦毓堂、丁綍庭被迫放弃海阳县城,并率残部逃窜,凤城宣告解放。
烟台专区地、县市委分别召开(扩大)会议
从1964年8月3日起,中共烟台地委及各县、市委分别召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委委员、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17级以上党员干部等共2400多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反修防修,反蜕防变。会上传达了山东省委会议精神,重点揭发和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导干部政治上麻木不仁、敌我不分,部分单位组织上存在严重不纯的问题;二是部分干部革命精神不振,革命意志衰退,贪图安逸享乐,养尊处优的问题;三是少部分人腐化堕落、贪污盗窃、道德败坏的问题;四是挖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根子的问题。与会人员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自己存在的问题。
烟台地区整顿纪律、纠正不正之风
1972年8月3日,中共烟台地委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整顿纪律、纠正不正之风的指示,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经过整顿,全区退还占用群众、学校、幼儿园等房屋600间,退还土地51亩,计划外基建项目全部停工,不正之风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
8月4日
文登、莱阳两区人民奋力抗灾救灾
1953年5月始,文登、莱阳专区连续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8月4日,又发生了大面积的风灾、水灾、虫灾、病灾等严重灾害。两区在灾害中死亡712人,患麻疹病1万余人,受灾土地140.69 万亩,淹没土地 140.25 万亩,倒塌房屋 11.34 万间。群众生命、生活受到威胁,经济损失惨重。灾情发生后,两地党委、政府相继采取紧急措施,成立生产救灾委员会,迅速发放救济款,组织发动群众全力进行生产自救,并采取了稳定群众情绪、倒房危房建造、防治病疫、灭虫补苗、旱涝并防等一系列措施,迅速恢复了农业生产,使群众吃饱饭种好地,确保夏收夏种,战胜夏荒。
烟台代表出席全国“双拥”大会
1984年8月4日,全国第一次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烟台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荣成县和文登县政府的领导,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牟平西关党支部书记李德海、文登县张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张吉善、长岛县磨石咀村党支部书记范先农出席了大会。会上,荣成县被命名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牟平县退伍军人李德海被命名为“勤劳致富模范退伍军人”。
烟台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1989年8月4~5日,烟台市基础教育先进乡(镇)表彰会议在蓬莱举行,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组织发动义务教育的起步工作。会议强调,在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要把推行义务教育作为工作重点,认真搞好义务教育规划的修订和实施,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增加教育经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按照初步规划,全市 64 个乡镇(办事处)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其他乡镇(办事处)随后起步。
8月5日
鲁东抗日联军攻打掖县城
根据鲁东抗日联军指挥部的部署,1939年8月1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由掖县七区山后村进驻二区西武官村。8月5日,第五支队占领掖县城北关、东关,封锁了县城北门、东门;国民党胶东地方武装赵保原部占领了南关、西关,封锁了县城南门、西门;掖县地方抗日武装和自卫团将掖县境内所有大路全部破坏,封锁了交通。经鲁东抗日联军 20 余天的围攻,县城内的伪军粮尽援绝,伪平掖警备司令高玉璞和伪县长张起陆被迫投降。
烟台地委在黄县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试点
1963年8月5日,中共烟台地委书记李文率地委工作组赴黄县新嘉公社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试点工作。经过3个月的工作,取得了试点经验,试点经验在烟台专区面上推广后,起到了指导作用。中共山东省委于 11 月 11 日将此经验批转给全省各地仿效。
8月6日
牟平籍运动员周璐璐打破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在2012年8月6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 75 公斤以上级比赛中,烟台市牟平区大窑街道西吕格庄选手周璐璐以抓举146公斤、挺举187公斤、总成绩33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其中挺举打破奥运会纪录,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周璐璐,1988年出生,在2011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举行的世锦赛女子75公斤以上级A组决赛中,以挺举182公斤和总成绩328公斤获得两枚金牌,并打破了327公斤的原总成绩世界纪录。
8月7日
胶东区党委做出关于精兵简政工作的决定
1943年8月7日,胶东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精兵简政建立领导中心的指示,印发了《关于贯彻精兵简政工作的决定》。为了战胜困难,渡过胜利前的难关,胶东党政军委员会决定成立精兵简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党政军民,按照山东分局和胶东区党委的计划,推行精兵简政工作。8月19日,胶东精兵简政委员会成立,曹漫之为主任委员,贾若瑜为副主任委员,并就如何精兵简政作出了具体打算。11月4日,胶东区党委又发出《关于更进一步地贯彻精兵简政的决定》。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与山东分局关于精兵简政的指示精神,对胶东精兵简政问题再度研究部署,确保贯彻执行。
8月8日
牟平区观水镇被授予“中国苹果第一镇”称号
观水镇隶属烟台市牟平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并以此逐渐发展成为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区之一。2001年,“观水”牌苹果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和美国。2007年8月8日,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理事会授予牟平区观水镇“中国苹果第一镇”称号,牟平区同时入选中国苹果产业20强。2008年,观水”牌成为中国第一个苹果商标,观水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多次在国内、国际比赛中荣获金奖,并通过了欧盟认证。观水镇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苹果生产基地,2011年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观水镇通过提升苹果品质、打造苹果文化节等方式,开辟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建设之路,成为烟台践行品牌强镇的先行者。
8月9日
莱阳专区实现人民公社化
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在视察山东时指出“还是人民公社好”,这一指示传达后,莱阳专区相继出现联乡联社转公社的热潮。8月17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到9月上旬,仅一个月的时间,全区6284处农业生产合作社组成了206处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达到143万余户,占总户数的99.8%。在公社化的基础上,各县先后又建立起县人民公社联合社。
李登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1990年8月9日,莱州市玉米研究所所长李登海被全国青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首都十家新闻单位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李登海,男,1949年9月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烟台党史上的今天 188州市)后邓村,1975年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投身玉米科研事业。李登海及其团队先后培育出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6号、7号、9号”。1988年,“掖单13号”亩产达到1008.88公斤,突破1000公斤大关,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打破由国外种业公司垄断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1989年,“掖单13号”亩产达1096.29公斤,首创世界玉米高产纪录。曾先后获得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年科技先锋、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中国优秀民营科技实业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
8月10日
烟台地区召开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1968 年 8 月 10 日,烟台地区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在烟台召开。参加大会的正式代表有759人,列席代表有 83 人。会议主要研究了贫下中农阶级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问题,选举产生了烟台地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委员会和出席省贫代会的代表,成立了烟台地区贫下中农协会。
烟台地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
1975年8月10日,中共烟台地委为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决定把全区130多家企业组织起来,采取“一厂一件,百厂成线”的办法,打一场“柴油机大会战”。并研究决定:由 31 个单位合作生产柴油机,22个单位生产20马力拖拉机,21个单位配套生产农机具,要求年内达到总装柴油机1万台,拖拉机3000台的生产能力。为解决农机管理和司机不足,烟台地委还要求各县、社采用办班、带徒、厂校挂钩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机管理和司机人员,迅速建起一支农机队伍。
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从建区伊始,先后引进和建立了浪潮LG、乐金电子等信息生产企业。2004年8月10日,由世界500强企业、全球IT企业四强之一的台湾鸿海集团独资兴办的富士康科技集团烟台工业园项目在烟台开发区举行奠基仪式,计划总投资 30 亿美元。经过几年的发展,烟台开发区逐渐构筑起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框架,烟台 IT 产业开始崛起。
8月11日
长山岛战役
根据山东军区前方指挥部的命令,1949年8月11日9时,长山岛战役开始。山东兵团及胶东军区参战部队分别从蓬莱县刘家旺、栾家口和解宋营登船起渡,分3路向南长山岛、黑山岛和竹山岛进发。经一昼夜激战,12日1时30分,警备四旅首先于大黑山岛登陆。6时,完全占领了大小黑山岛。此时,警备五旅也占领了大小竹山岛。另一路,山东兵团七十二师先头部队于12日3时,在南长山岛预定地点登陆,突破滩头阵地后,迅速向北攻击。此时,敌舰突围反扑,逆袭七十二师,被华野榴炮团击退。在步炮协同下,南长山岛战斗发展迅速。5时,占领了敌首脑机关“巡防处”,9时占领了敌团部。继而,七十二师于14时、警备四旅于23时,分别占领了北长山岛和庙岛,两岛守敌大部被歼,残敌逃往砣矶岛。至此,南部7岛全部解放。后因大风阻隔,解放军进攻暂停。19日残敌逃窜,20日攻岛部队开进北部5岛,群众热烈欢庆全岛解放。长山岛战役共毙敌200余名、俘敌1305名,缴获各种炮15门、轻重机枪72挺、长短枪1095支、枪炮子弹28万发、舰船10只、汽车4辆、粮食38万斤。至此,山东全境解放。此次战役,胶东人民全力支援,参战支前各种船只 441 只、船工 1662 名,群众支前 15 万个工日。
莱阳专区开展收集废钢铁的群众运动
1958年8月11日,中共莱阳地委发出通知,通知指出:今年工业跃进计划宏伟,钢铁供应不足,是当前工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必须采取产、控、捞、找、省、代等办法并举;除产、省、代的办法外,还要收集废钢铁7500万斤(每人平均10斤),海洋打捞3500万斤。地委要求全党一齐动员,立即行动,坚决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烟台专区人民支持越南反美斗争
1964年8月5日,美国海军飞机对越南进行突然袭击,连续轰炸了义安、鸿基和清化地区,激起了全区人民的极大愤慨。1964年8月11日下午,烟台地直机关和烟台市举行了1200多人参加的集会。8月13日和14日两天,各县市组织了4.6万多人举行游行示威。之后,烟台专区还组织训练了1000多名报告员,分头向各地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全区人民表示,坚决以实际行动支持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誓做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
8月12日
第三军与第三支队进行合编
1938年8月12日,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简称第三军)与胶东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简称第三支队)进行合编。第三支队番号撤销;第三军第三路、第四路及第二路一部编为六十一团,团长赵一萍,政委刘仲华;第三军第一路编为六十三团(仅四个连),团长于得水,政委张玉华;第三支队大部编为六十二团,团长郑耀南,政委李耀文;第三军第二路大部及第三支队一部编为五十五团,团长回东(又名李华),政委常青。至此,党领导的胶东地方抗日武装完成了编制上的统一。同月,中共胶东特委重新成立了胶东军政委员会,王文任书记,高锦纯、宋澄、吕志恒、林一山、曹漫之等任委员。
推广海阳建设大口井经验
1979年8月12日,国家水电部副部长刘向三到海阳视察大口井建设情况。烟台地委、行署先后6次在海阳召开现场会,推广海阳建设大口井的经验。1982年11月下旬,山东省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又在海阳召开。此间,省内兄弟县市参观者达 53 批、1680 人次。
8月13日
中共牟海县委成立
1932年2月,共产党员宋竹庭等在北江村成立中共牟海特别支部。8月,中共山东省委派王心一、鲁自嘉等到牟(平)海(阳)边区开展党的工作。王心一、鲁自嘉与宋竹庭取得联系,8月13日,以牟海特支为基础,在海阳县夏村小学(今属乳山市)成立中共牟海(牟平、海阳边区)县委,隶属山东省委。王心一任书记,宋竹庭、鲁自嘉分别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
胶东特委创办《大众报》
为了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鼓动,1938年8月13日,中共胶东特委在黄县城南的古刹莱山院创办机关报——《大众报》,贺致平任社长,李研吾任总编辑。《大众报》创刊后,掖县第三支队创办的《抗战日报》的人员和设备并入《大众报》社。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报社随胶东区党委机关辗转胶东各地,坚持出报,坚持斗争。1948年12月1日,《大众报》改为《胶东日报》,胶东区党委宣传部部长薛尚实兼社长,何若人任总编辑。战争年代,报社不仅坚持出版发行报纸,而且还印刷过北海币,出版发行了大量的政治书籍、各种报刊以及对敌宣传品等。1950年4月20日,随着胶东区党委的撤销,《胶东日报》终刊。
招远“抗日殉国烈士纪念塔”落成
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招远县烈士,招远县政府决定在齐山顶上修建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塔于1945年春奠基施工,8月13日竣工落成。纪念塔塔高10米左右,塔身正面刻有“抗日殉国烈士纪念塔”9个大字;3面刻着招远籍的386名八路军抗日殉国烈士的名字;塔下面的大墓内,安葬着 115 名烈士的忠骨。
《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
2018年8月1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烟台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5个工作方案。
8月14日
胶东区党委发出全面大反攻的紧急指示
1945 年 8 月 14 日,胶东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指示,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发出了《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紧急指示》。《指示》指出,目前全国已进入大反攻的新阶段,要求全区军民准备迎接新的艰巨任务。并提出在此新形势下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全党全军全体人民紧急动员起来,立即向日伪发动攻势,完全收复胶东一切沦陷国土。同时,要求做好思想、军事、干部、物资供应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是领导作风要有新的转变,地委以上机关可分为前方和后方两部分办公。
烟台市妥善安置三峡移民
2001年8月14日,190户800多名三峡移民乘专列抵达莱阳火车站,被烟台市政府顺利安置到莱州、龙口、招远三市落户。2000年8月,烟台市接到上级指示:烟台被确定为全国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地区之一,并于2001年8月底前完成移民迁入任务。接到通知后,烟台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民政、建委、公安、财政、农业等 13 个市直部门以及各安置市、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移民安置工作办公室,对各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详细摸底,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莱州、龙口、招远三市为安置地。各移民户达到水、电、路三通,配备太阳能热水器,达到放下被子能睡觉、打开煤气能做饭的标准。
8月15日
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
1938年8月15日,胶东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北海专署)成立大会在黄县县城绛水河西岸的校场举行。
黄县各界代表1000多人参加了大会。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派要员杨沛如出席,北海专署所辖蓬莱县县长于仲淑、掖县县长张冠吾也分别率代表前来参加大会。北海专署名义上是国民党山东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实际上是中共胶东特委领导下的专署级抗日民主政府。为了加强对新政权的领导,中共胶东特委对政府中的要职人员进行了调整,曹漫之任专员兼黄县县长、孙端夫任蓬莱县县长、于烺任掖县县长。同时,北海专署在黄县委任了 10 个区长,并向每区派了政治指导员。北海专署一成立,就颁布了施政纲领,切实加强了军事、司法、行政、金融、经济、工商、文教等各项事业的建设。北海专署的建立,使蓬、黄、掖三县抗日民主政府有了统一的行政领导机构,标志着胶东第一块抗日根据地——蓬黄掖抗日民主根据地基本形成,计有人口163万,面积3177 平方千米。
胶东军区向伪军发出通牒
1945年8月15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林浩、副司令员吴克华、参谋长袁仲贤、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副主任欧阳文联名向胶东伪国民自卫军第二军赵保原部、伪华北绥靖第八集团军王铁相部、伪人民自卫军第十二师张松山部发出通牒,命令其限期投降,听候编遣,拒绝投降者,则坚决予以消灭。
罗干在烟台调研
2003年8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就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问题在烟台进行调查研究。他强调,要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吴爱英,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新亭,省委常委、秘书长杨传升,烟台市委书记焉荣竹、市长周齐等陪同活动。罗干视察了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深入生产车间,了解企业的技术研发、经营销售和社会治安情况;还亲切看望了勇斗歹徒、英勇牺牲的烟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民警、“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栾波同志的父母。
8月16日
胶东部队进行整编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入了对日军的全面反攻阶段。8月16日,随着山东军区所属部队整编,八路军胶东军区部队被编为两个师、两个旅,另有海军支队。第五师师长吴克华、政委彭嘉庆(兼);第六师师长聂凤智、政委李丙令;警备第四旅旅长刘涌、政委仲曦东;警备第五旅旅长贾若瑜、政委廖海光。同时,胶东抗日部队被山东军区司令部编为全省五路反攻大军中的第三路大军,许世友任指挥,林浩任政委。此后,第三路反攻大军对胶东日、伪军展开了全面反攻。
烟台特区工委进入市区领导武装起义
1945年8月中旬,遵照胶东区党委关于“工委领导同志要打入市内领导武装起义”的指示,烟台特区工委派林一夫、宫亭、辛广义等领导干部秘密进入烟台市内,与先期打入市内的干部会合,领导和发动市内武装起义。同时,根据胶东区党委的指示,为统一指挥解放烟台的军事行动,解放烟台行动委员会成立,由东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梁辑卿任主任,烟台工委书记滕景禄任副主任。20日,任命原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为烟台市市长,准备接管烟台市。
8月17日
烟台地委深入发动开展反右倾,鼓干劲,增产节约运动
烟台地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反右倾,鼓干劲,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在召开地委扩大会议的基础上,于1959年8月上旬在全区全面传达贯彻。8月17日,召开县市委第一书记会议。27日,又召开全区电话会议,传达地委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意见。地委提出要正确总结1958年的经验教训,积极宣传增产的有利条件,克服畏难情绪,端正对困难的态度,并要求在贯彻中央指示,发动反对右倾思想时,速度要快、规模要大、安排要细、声势要轰轰烈烈。至 8 月下旬,全区增产节约运动形成高潮。
8月18日
胶东区实行精兵简政
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指示精神,1942年8月 18 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发布《关于贯彻精兵简政二次确定各级政府编制的训令》。《训令》指出:实行精兵简政是渡过抗战难关、争取抗战胜利、减轻人民负担、密切政民关系的正确方针,实行精兵简政要从农村环境和长期坚持根据地等方面着想。《训令》还按照精简的原则对公署、县、区级编制作了规定。随后,胶东区各地相继开展了精兵简政工作。
牟平解放
1945年8月,八路军胶东部队在前线指挥许世友、林浩的率领下,向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发起攻击,展开了全面大反攻。8月16日,东海军分区部队及地方武装解放威海。17日夜,牟平城内150余名日军和1000余名伪军弃城逃窜,企图沿海边向烟台市内龟缩。逃窜之敌一出城,就遭到八路军分段伏击。八路军在围追堵截牟平残敌的战斗中,共俘日、伪军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18日晨,牟平独立营整队入城,警备司令部布告安民,组织纠察队维持社会秩序。当日,中共牟平县委、县政府机关进入牟平城,立即进行兴利除弊、破旧布新的工作。
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在招远召开成立大会
1947年7月,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被粉碎后,胶东军区奉命组建新编第七师。8月,胶东军区又奉命将新五师改番号为三十七师,新六师改番号为三十八师,新七师改番号为三十九师,由这3个师组建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委,滕海清任副司令员,陈华堂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继开任参谋长。8月18日,第十三纵队在招远县夏店以北的留仙庄召开成立大会,这支威震华东的英雄部队光荣诞生。
8月19日
胶东部队在南海区发起对敌秋季攻势作战
1944年8月,根据山东军区指示,为配合兄弟地区的反“扫荡”斗争,挫败日伪军企图在胶东抢粮的阴谋,八路军胶东军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秋季战役攻势。19日,胶东八路军部队在南海区首先围攻平度县古岘。20日,连同前来增援的李德元、赵保原、隋永胥部3000余人,都被各个击溃,八路军收复古岘、张格庄、麻兰等8处据点。胶东八路军部队解放了平南大片地区,越过胶莱河,直逼胶济铁路。9月,八路军部队对高密以北、胶济路北侧展开攻势,3天内连克夏庄等13处据点。
福山解放
1945年8月16日,八路军东海军分区独立团、福山独立营、福山县武工队、各区中队和民兵等共1000余人,直逼福山城下。17日,福山城日、伪军向烟台方向突围。坚守在芝阳山的福山独立营二连,与突围之敌展开激战,歼敌大部,迫敌退回福山城内。19日23时,福山城、十里堡、宫家岛据点日、伪军连夜逃往烟台市,福山县全境解放。20日,中共福山县委、县政府机关进入福山城,发布安民告示,成立卫戍指挥部,维持和保卫社会治安。
八路军两次收复龙口
1945年8月17日下午,八路军北海独立团对龙口实行包围,并将“最后通牒”送交驻龙口的日、伪军。当晚,北海独立团在伪警察大队的防地展开兵力时,遭到猛烈火力阻击,遂主动撤出战斗。8月18日晚9时,北海独立团强攻龙口。8月19日上午9时,龙口光复。8月23日,驻玲珑金矿、招远城、黄山馆的日、伪军和驻蓬莱城的日、伪军,分别从陆路、水路重新占领龙口。8 月 29 日,黄县独立营再次收复龙口。
烟台运动员奥运夺金
2004年8月19日,招远籍运动员刘春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 69 公斤级决赛中一举夺得金牌,并打破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世界纪录。8月21日,福山籍运动员唐功红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女子75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以抓举122.5公斤、挺举182.5公斤、总成绩305 公斤夺得一枚金牌,并打破挺举和总成绩 2 项世界纪录。
烟台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量突破3万人次
2018 年 8 月 19 日,烟台国际机场单日客流量突破 3 万人次,达 30203 人次。
8月20日
玲珑金矿解放
1939年2月28日,日军侵占招远县玲珑、九曲金矿。自此,日军开始了疯狂的黄金掠夺,胶东党政军民与之展开了激烈的黄金争夺。1945年8月20日,驻玲珑金矿日、伪军逃往招远城。华北最大的金矿又回到了人民的怀抱。据统计,日军对玲珑金矿长达6年半的军事占领,共掠夺黄金16万两,还有大量的白银、铜和硫磺。9月10日,日产300两黄金的玲珑金矿,在中共玲珑工委的领导下恢复了生产,工作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烟台召开
1976 年 10 月,烟台地区开展了以消灭蚊蝇,搞好“两管、两改”(管水、管粪,改造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为重点,实现卫生上《纲要》为目标的爱国卫生运动。1978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把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的社论。社论指出,烟台地区结合农业学大寨,开展了以“卫生上《纲要》”为目标的爱国卫生运动。全地区17个县市中,有11个县成为卫生先进县市。广大群众精神振奋,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气壮山河。7月10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关于推广烟台地区卫生上〈纲要〉运动经验的通知》。8月20日至9月2日,中央爱卫会在烟台地区召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现场经验交流会,重点推广烟台地区开展卫生上《纲要》运动的经验。黄县、掖县在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现场经验交流会之后,烟台地区掀起了“全国学烟台,烟台学全国”的比、学、赶、帮、超的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
叶剑英视察烟台
1979年8月20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来烟台视察工作。叶剑英深入了解烟台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情况,指示要搞好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8月 22 日,叶剑英视察了驻烟海军某部队,并为海军题词:“努力训练,保卫国防”。
8月21日
黄县城和平解放
1945年8月龙口光复后,为了使黄县人民免遭涂炭,八路军一方面集中兵力,加紧对县城日、伪军进行围困,造成强大的军事攻势;一方面加强政治攻势,通过各种渠道,策反伪军及伪组织人员。8月21日下午,黄县县长孙执中在松岚村与伪军谈判,达成协议。同日,伪军另一中队长也派代表与北海军分区司令部代表在城北南涧村谈判,达成协议。当晚9时,黄县城伪军近千人在林香圃的带领下,携带大量武器和2辆汽车光荣反正。驻黄县城日军140余人,趁天黑和八路军接收伪军反正之机,在伪县长杜祖广的引领下,借“反正”之名溜出县城,窜至黄河营,乘渔船夺水路朝烟台方向逃窜。黄县城解放后,北海地委、北海专署、北海军分区机关及黄县县委、县政府进驻黄县城。
烟台军民庆祝党的十一大胜利召开
1977年8月12~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8月21日,烟台市区15万军民隆重集会和游行,庆祝党的十一大和十一届一中全会的召开,烟台地区所属各市县都先后举行隆重集会和盛大游行。
中国第一艘浅海固井工程船在烟台下水
1986 年 8 月 21 日上午,烟台造船厂为胜利油田建造的第一艘固井工程船在造船厂东船台下水。固井工程船是为浅海石油钻井配套的船舶,此次建造的第一艘固井工程船是由胜利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和胜利油田固井工程公司联合设计的。烟台造船厂在经验不足、材料紧缺等条件下,历时八个月,保证了工程船按期下水。这条船船体总长42.5米,自重600吨,满载950吨,具有在1.4米深的海区内搁浅的能力,并可在三类海区、风力八级的气象条件下满载拖航。固井工程船的建造成功,对加快我国浅海石油开发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8月22日
莱东、五龙全境解放
1945年8月17日,八路军莱东独立营在2000多名民兵的配合下包围了莱阳城,8月21日、22日,驻莱阳城、穴坊的日、伪军逃往即墨。至此,莱东、五龙两县全境解放。莱阳城解放后,胶东区党政军机关由海阳县迁到莱阳城。胶东区党委驻东门里,胶东行署驻莱阳城第一小学,胶东军区司令部驻县政府(今莱阳市政府)。
胶东区县级行署改称县政府,南海专员公署成立
1945 年 8 月 22 日,胶东区行政公署发布命令,将胶东所属9个县级行署,即莱东、掖南、平西、平东、平南、莱西南、招北、栖东、即东等,一律改称县政府。同时,因南海解放区扩大,将原南海行政联合办事处改称南海行政专员公署,刘宿贤任专员。
福山县开展反奸诉苦运动
1945年8月下旬,福山县党组织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反奸诉苦运动。为推动反奸诉苦运动的深入开展,中共福山县委先后在东北关村、盐场村、四台子等基点村组织斗争恶霸、地主的群众大会,以示范全县。同时,县委、县政府组织工作队深入各村调查摸底,培训骨干和积极分子。到1946年5月,全县召开各种规模的反奸诉苦会278次,斗争恶霸、汉奸 910 人,参加斗争会人数达 15.49 万人次。
8月23日
胶东部队在西海区发起对敌秋季攻势作战
1944年8月,根据山东军区指示,八路军胶东军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秋季战役攻势。8月23日,胶东军区十三团与西海独立团各一部,向大泽山东麓的日伪据点旧店、大田实施攻击,全歼伪军五个连,后连克大泽山周围的马场、七十里堡、下店、小庙后、驿道等据点。29日夜,八路军部队攻克西山、马连庄据点。西海独立团攻势作战,摧毁碉堡32座,毙日军14名,俘日军4名,毙伪军30余名,俘伪军130余名,收复马连庄周围数十个村庄,使莱阳县西北部和西部根据地连成一片。至此,大泽山区宣告解放。
蓬莱、长岛解放
1945年8月15日,蓬莱军民向驻蓬莱城伪大队长郝铭传发出最后通牒,令其在短时间内投降。在蓬莱党政军民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盘踞城里的伪军郝铭传于8月23日从海上逃往烟台,蓬莱县委、县政府、县独立营随之进驻蓬莱城。至此,蓬莱全境解放。同日,驻长山岛的日军和伪长山岛区署政警人员全部逃窜,长山岛解放。
中共烟台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0 年 8 月 23—26日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35人,代表全市21005名党员。大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为重点,围绕四化建设这个中心,检查总结全市自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以来,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研究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和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措施,努力夺取四化建设的新胜利。大会听取、讨论和批准王效代表前届市委作的工作报告;听取、讨论和批准王吉五代表前届市纪委作的纪律检查工作报告;选举了中共烟台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选举了出席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候补代表。8月28日,召开了市委五届一次全委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和市纪委领导班子。王效当选为市委书记,侯文楷、于醒、初展葵、李殿魁为副书记。于醒当选为市纪委书记,丛树智、崔熙鉴为副书记。会议通过了《中共烟台市委关于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决议》。
联合国农村综合发展考察团参观黄县
1983 年 8 月 23 日,参加“联合国农村综合发展国际讨论会”的联合国官员和 21 个国家的代表及列席代表共31人,抵达黄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参观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下丁家大队、西羔大队、冶基大队等单位。各国代表盛赞黄县农村综合发展和实行生产责任制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8月24日
烟台解放
1945年8月15日,由八路军东海独立团、文西独立营、昆嵛独立营、牟平独立营和烟台大队等组成的攻烟部队2000余人,向盘踞烟台及其附近县城的日、伪军展开全面进攻,将牟平、福山守敌逼至烟台市区,并攻克烟台南郊、东郊等据点,形成了对烟台市区守敌的包围。福山地方武装向蓁山、芝罘岛派出警戒,并封锁了夹河口。8月24日凌晨5时,攻烟部队向市区发起总攻。同时,烟台特区工委在市区组成的1000多名工人纠察队举行武装起义,迅速控制了发电厂、汽车站、兵工厂、伪法院和伪区公所等要害部门,切断敌人的通信线路,及时向攻烟部队送出情报,秘密埋设地雷炸毁敌人阵地堡垒,有力地配合了攻烟部队的正面进攻。当晚10时,攻烟部队占领了整个市区,部分敌人从海上逃窜,俘伪军300余人。战后,山东军区授予攻城部队“烟台兵团”光荣称号。烟台解放后,根据胶东区党委的指示,中共烟台特区工委改建为中共烟台市委,烟台特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改建为烟台市政府,滕景禄任书记,孙端夫、于谷莺、孔广弘、井克里、祝林等为委员,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孙端夫兼任烟台市市长。烟台市委机关驻毓璜顶,烟台市政府机关驻市府街。
烟台地委组织干部到基层与工人实行“四同”
1960 年 8 月 24 日,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烟台地委各级党委认真转变作风,组织干部到基层、厂矿参加劳动,与工人实行“四同”。据工业系统统计,专区一级已有433名干部与工人实行“四同”,占干部总数的70.8%,其中地委、专署科局以上的干部48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52.5%。有80名干部下放基层到厂矿、车间、工段和小组任职。另据11个县市369个厂矿统计,共有干部6788人,已到生产第一线与工人实行“四同”的有6112人,占干部总数的90%,其中厂级干部 980 人,占总数的 94%。
8月25日
攻克水道据点
1944年8月,根据山东军区指示,八路军胶东军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秋季战役攻势。东海军分区以强攻牟平县水道据点为主,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政治攻势。8月24日夜,胶东军区参谋处长贾若瑜与东海军分区首长刘涌、仲曦东、于得水等,指挥胶东军区十六团三营和东海独立团一营、二营,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向牟平境内最大的据点——水道据点发起猛攻。至25日上午,攻克水道据点,歼灭日军54名,毙俘伪军180名,缴获轻重机枪13挺、掷弹筒4个、迫击炮1门、马步枪100多支、电台1部、弹药及其他物资一宗。25日拂晓,埋伏在尺坎的东海独立团二营和牟海独立营,将增援水道据点的350余名烟台日、伪军击溃,歼敌60余名。攻克水道据点,震慑了牟平、文西、文登、荣成等地之敌。守敌纷纷放弃据点,仓皇逃遁。9月4日,东海军分区部队解放了威海郊区,控制了除烟台、威海、牟平沿海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使文、荣、牟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胶东区党委发出《关于收复城市的工作指示》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胶东区的一些城市先后被收复。1945年8月25日,胶东区党委发出《关于收复城市的工作指示》。《指示》就收复城市的社会治安、政权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①摧毁一切伪组织、伪政权,建立民主政权,维持社会治安;②组织动员各业商号开店营业,工厂开工生产;③建立各界群众组织;④加强党的政策宣传;⑤加强城市工作的领导;⑥教育党政干部适应城市工作的特点。
烟台地委大力培养选拔干部
1960年8月25日,烟台地委对培养和选拔干部提出具体意见,确定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实行在职学习和离职学习相结合的办法,培养提高干部。机关企事业单位整风后,地、县都积极组织干部业余学习文化。全区县以上单位办业余学校643处,入学人数14136人。地委党校1年办了5期轮训班,培训地专科局长、县委正副部长、公社书记达1500人。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4处,抽调公社社长以上干部480人入学。同时,还组织地、县机关1185名干部到生产战线劳动锻炼。半年中,烟台地委提拔各级领导骨干3465人、一般干部1420人,解决了干部队伍紧缺的急需。
8月26日
挺进东北先遣队渡海去东北侦察
1945年8月下旬,党中央指示山东分局:要乘苏联红军进入满洲及政策尚未明确之际,派一部分人迅速进入满洲,肃清残敌汉奸,发展和建立党的组织及地方政权,形成我在东北之有利条件。
山东分局根据中央指示,于8月24日致电胶东区党委书记林浩,令其派出干部带一部分部队以东北义勇军名义去东北了解情况,开展工作。8月26日,胶东区党委派吕志恒、邹大鹏、柳运光和于克等率领一个连(实际两个排,另一个排由吕赛提前带到大连)的武装,携电台一部,由烟台渡海去东北侦察。9月10日,林浩致电山东分局和中共中央,汇报了东北的情况并建议分局速派干部及部队由胶东去东北,以争取先机,开展东北工作。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山东分局的决定,胶东军区抽调十个团的兵力,在胶东军区副司令员吴克华、政治部主任彭嘉庆、副主任欧阳文等的率领下,分批从黄县龙口港和蓬莱县栾家口等地渡海去东北。胶东区党委抽调3000余名地方干部,在林一山的带领下随军前往东北。到11月底,山东军区部队7万人挺进东北,其中绝大部分是从烟台海运至东北。胶东党政军民在完成海上运兵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全市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华润锦纶有限公司试产
1988 年 10 月,由烟台纺织工业公司、香港华润纺织原料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三方合资,总投资3982万美元的华润锦纶有限公司项目落定,是当时烟台市最大的合资项目。该项目从立项、考察、选址到合同签字,仅用了两个月。华润锦纶有限公司于1989年7月在烟台开发区破土动工,1991年8月26日投产,当年实现利税 1806 万元。
8月27日
烟台地区举行民兵比武大会
1978 年 8 月 27 ~ 30 日,中共烟台地委、烟台军分区党委举行烟台地区民兵比武大会。大会分3个场地进行9个军政项目比赛,来自各县、市的800名新老民兵、射击尖子参加了比赛。大会期间,“神枪姑娘”刘延凤,“三代民兵”吕其青、吕志玉、吕永顺及从全区选拔的优秀枪炮手、民兵连、红小兵班,做了精彩的军事表演。
龙口一中受国家教委、体委表彰
1993 年 8 月 27 日,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表彰龙口市第一中学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11月,龙口市第一中学被国家教委、体委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烟台至韩国釜山客货班轮开通
1994年,随着中韩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烟台市同韩国间的交往合作日趋活跃。经烟台市政府积极努力和中韩两国政府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6月,烟台至汉城(今首尔)包机首航。8月27日,烟台至韩国釜山的客货班轮航线开通。客货班轮每5天对开1班,首航班轮“黄海”号每次可载客300人。这是烟台市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国际客货班轮航线。至此,烟台与韩国空中和海上的直接通道全部打开。此后,烟台不断加大海空两条航线开拓力度,建设便捷、通畅大通道,为烟台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可靠的交通保障。
8月28日
中共招远县委员会成立
1938年8月,中共招远县第一届委员会在九曲村成立,刘儒英任县委书记,滕利刃任组织部部长,张子良任宣传部部长,冯升堂任军事部部长,刘伯音任民运部部长。县委对外称招远县民众抗日救国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民动会”。
胶东区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939年7月,胶东区各县召开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选举出席胶东区党员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8月,胶东区党员代表大会在莱阳县张格庄(今属莱西市)召开,全区地、县委书记参加会议。会上选出吕志恒、柳运光、于洪锦、于眉、张修竹、李世忠、倪龙畔、冯肖山等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10月中旬,代表们奔赴延安,后由于七大延期举行,多数代表留在延安学习或工作。
烟台对敌斗争委员会成立
为集中力量,统一行动,进一步开展对敌斗争,1948年8月28日,胶东区党委决定成立烟台对敌斗争委员会,由邓龙翔任书记。对敌斗争委员会统一指挥烟台、牟平、福山等地一切机关、部队对敌斗争的方针、政策及行动部署。
8月29日
山东高等法院北海分院在黄县成立
为了统一北海区司法领导工作,1938年8月,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黄县城创建山东省高等法院北海分院(简称北海高分院),由国民党南京政府最高法院推事长王可举任院长。同时,蓬、黄、掖三县成立地方分院。各分院负责人办理第一审案件,北海高分院办理第二审案件。到 12 月,北海高分院共处理田产纠纷、离婚、家务纠纷、债务、杀人、汉奸、抢劫、纵火等案件 144 起。
国际农村综合发展示范中心在黄县成立
1981年8月29日成立。同年,中国政府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建立了 7个区域研究和培训中心,其中中方投入约4720万元人民币,开发署投入约223万美元。这7个区域中心是沼气发展推广中心(成都)、针灸研究和培训中心(北京)、初级卫生保健中心(上海嘉定、广东从化、山东掖县)、小水电研究和培训中心(杭州)、蚕桑培训中心(广州)、综合养鱼指导中心(无锡)和农村综合发展示范中心(山东黄县)。到1985年,7个区域中心举办培训班和讨论会33期,接受来自亚太及其他区域学员 680 人次。
环芝罘湾改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
2018年8月29日,环芝罘湾改造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张术平书记出席仪式,市委常委、秘书长于松柏主持仪式,副市长王晓军代表市政府与招商蛇口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 460 亿元。
8月30日
地级烟台市设立
为了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加强城乡间、区域间的联系,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83﹞国函字175号文件批准,撤销烟台地区,组建省辖地级烟台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烟台地区的荣成、文登、乳山、牟平、海阳、莱阳、栖霞、招远、黄县、蓬莱、掖县、长岛等 12 个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改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将原烟台地区的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同时,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1983﹞115号文件,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原福山县改为福山区。11月1日,中共烟台市委、烟台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对外办公。1987年6月,国务院决定组建省辖地级威海市,烟台市所属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蓝烟铁路电气化全线开通
蓝烟铁路是烟台地区首条铁路,始建于1953年,1956年全线通车。1998年9月10日,总投资22亿元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蓝烟铁路增二线工程开工。1999年12月28日,一期工程即蓝村至桃村段竣工通车,结束了蓝烟铁路单线的历史。2001年12月29日,蓝烟铁路复线全线开通。2008 年 12 月 26 日,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开工建设。2010 年8 月30 日,蓝烟铁路电气化全线开通。至此,烟台铁路运输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8月31日
“两地一市”部署复员军人安置工作
为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政务院《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及省有关指示精神,1950年8月,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市所属各县、市分别召开各县县长会议,进行全面部署,要求集中主要力量抓好这项工作。同时,各地市及县区成立复员工作委员会,各村成立拥优委员会,进行复员军人安置的准备工作。各级复委会按照“妥善安置,各得其所,一视同仁,负责到底”的精神,认真进行了接收安置工作。1950年10月底至11月底,烟台市接收安置和转送复员军人1014名。至1953年,莱阳专区共接收复员军人23981名,文登专区接收23602人。由于安置工作做得好,复员军人回乡后都积极工作、安心生产,对地方的民兵建设和政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两地一市”开展审干工作
1954年8月,遵照中共中央和山东分局的指示,文登、莱阳地委和烟台市委分别开始了第一期审干工作,各地市委及所属县、区委均成立了由组织部、纪律检查委员会、人事局、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审干委员会,下设审干办公室。“两地一市”共调配497名专职干部从事审干工作。这次审查的对象是:历史来历不明者;被捕或有叛变行为者;反动党团、会道门骨干分子和担任敌伪军、警察、宪兵重要职务者;参加过特务组织或反动政治活动者,隐瞒历史者,政治品质恶劣、经常对党不满、采取敌对态度者;脱离党组织又混入党内者。第一期审干工作到1957年10月结束。“两地一市”共有干部63686名,被列入审查范围的有32803名,其中被列为审查对象的4090名,作出书面结论的3077名,审查出有政治问题的2453名。同时,还查清了1457名过去有各种政治历史嫌疑,长期背着思想包袱的干部的问题。
莱阳专区开展全民大炼钢铁运动
1958年8月,中共莱阳地委贯彻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和山东省委工业会议提出的“以钢为纲,带动全面工业大发展”的精神之后,确立了钢铁工业的“元帅”地位,全党进行动员,各级党委书记挂帅,迅速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全区组织了2.6万余人,上山找矿挖煤,建炉炼铁。同时,全区大战20天,建起各种土高炉9400余座(计划1.6万座),为完成20万吨生铁(争取26万吨)和3万吨钢的任务而奋斗。9月20—29日,中共莱阳地委在山东省委统一指挥下,全党全民一齐动员,组织了一次规模巨大的、有百万人参加的钢铁大会战(又称炼铁“淮海战役”),经日夜奋战,以日产生铁1.8万吨的成绩,向国庆节献礼。在这次大会战中,烟台、文登、莱阳、海阳、莱西、乳山、牟平等7个县市,分别实现日产生铁千吨“卫星”县。烟台市组织了15万人上阵,获得日产3800吨生铁的成绩。莱阳地区的炼焦生产是随着大办钢铁的需要而开始的,截至9月底,全区共建各种炼焦窑5141座,其中投入生产的4261座,生产焦炭1.7万余吨,保证了钢铁大会战的需要。10月15~21日,中共莱阳地委根据山东省委的指示,大搞钢铁运动“卫星周”(又称“渡江战役”),大办钢铁运动又呈高潮。经过90万钢铁大军的日夜苦战,共计生产铁2.19万吨,平均日产3129吨;产钢1.48万吨,平均日产2112吨,最高日产4787吨。在“卫星周”中,发挥了小(小转炉、小平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的作用,建立小土炉9.55万座,筹集木柴2万余吨风箱5万余个,收集废钢铁1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