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日军侵占掖县
1938年2月1日夜,日军侵占掖县城。次日上午,日军 委任掖县城永春堂药店经理、维持会会长刘子容为伪县长,组成伪掖县县政 府。下午,日军撤离掖县县城。伪县长刘子容为巩固其反动统治,召开全县 各区联庄会区队长会议,企图收编区队武装。针对刘子容的阴谋,中共掖县 县委号召全体党员,利用一切关系争取区队。县委还在《民声》上发表了《争 取区队到抗敌阵线上来》的文章。经一致努力,全县大部分区队被争取过来, 参加了中共掖县县委领导的抗日武装——民众抗敌动员委员会。自此,掖县 党政军民开始了艰苦的抗日斗争。
烟台地区掀起学习解放军的热潮
1964 年 2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 了《全国都要学习解放军》的社论。中共烟台地委迅速响应,立即组织各级干部、 党员和广大群众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开展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活动。烟台 地委还于 2 月 25 日举办了 110 名领导骨干参加的学习班,学习解放军思想政 治工作经验。各县、市也都相继举办了学习班、报告会。为了真正把解放军 的经验学到手,烟台地委分别成立了工交政治部和财贸政治部,各县、市和 地直各大单位也都成立了政治处或政治办公室,基层企事业单位增设了政治 教导员或政治指导员。烟台地委要求工作中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 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和革命化建设。
芝罘区、莱州市、蓬莱市获“全国田径之乡”称号
1999 年 2 月 1 日, 在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全国田径之乡表彰大会上,芝罘、莱州、蓬莱三个县 市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五批“全国田径之乡”荣誉称号。“田径之乡” 全国共评了 5 次,芝罘区连续五次、莱州市连续四次获此殊荣,蓬莱市是首 次当选。本次共评出“田径之乡”50 个,烟台占了 3 个,是全国“田径之乡” 最密集的地区。
2月2日
日军侵占福山
1938年2月初,日军第五师团一部3000余人,自青岛 沿青(岛)烟(台)公路北犯;2日下午,占领福山县城。驻扎于福山县南 部的国民党县政府机关和保安队对日军未加抵抗。翌日,日军侵占烟台。自 1938 年 2 月 2 日至 1945 年 8 月 19 日日军撤离福山,日军在福山境内以残暴 的手段进行血腥统治,横征暴敛,无恶不作,导致经济萧条,社会事业遭到 严重破坏,给福山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中共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012 年 2 月 2 ~ 5 日,中共烟台市第 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市政府礼堂召开。会议听取和审查了张江汀代表中共烟台 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审查了中共烟台市纪委工作报告;通过了 《中共烟台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十一届市委报告的决议》和《中共烟台 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 由 55 名委员、10 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共烟台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由 40 名委 员组成的中共烟台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了市委十二届一次全会和 市纪委一次全会,分别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和市纪委领导班子。 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共有常委13名,张江汀当选为书记,王良、赵强为副书记; 新一届市纪委领导班子共有常委9名,朱秀香当选为书记,步延增、刘天海、 王晓森为副书记。
2月3日
日军侵占烟台
1938 年 2 月初,日军第五师团一部 3000 余人,自青岛 沿青(岛)烟(台)公路北犯。2月3日,日军侵占烟台。原国民党烟台特 区专员张奎文及其守军弃城而逃,日军遂将烟台特区改为烟台市,并在烟台 设置了胶东善后委员公署。之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东犯牟平、威海,一 路西犯蓬莱、黄县、招远等地,胶东各县相继沦陷,胶东人民开始了艰苦卓 绝的抗日斗争。
蓬莱发动抗日武装起义
1938 年 2 月 3 日,中共蓬莱县委组织各区民先 队员和抗战服务团成员 100 多人,在西宋家村起义并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 军第三军第三大队,于仲淑任大队长,于眉任政治部主任。5 日晚,起义部队开赴栖霞县香夼、车夼一带,进行整训。10 日和 14 日,国民党潮水镇镇长周 拥鹤与民先队员苏晓风,三区乡农学校队长郝铭传与民先队员郝斌分别带领百 余人加入起义部队。至此,蓬莱抗日武装发展到 350 多人,拥有长短枪 300 多 支。根据上级指示,起义部队番号因与黄县第三大队相同,遂改称山东人民抗 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周拥鹤任指挥,于仲淑任副指挥,于眉任政治特派员。 部队编为两个大队,第一大队大队长赵一萍、政委苏晓风,第二大队大队长郝 铭传、政委郝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工人、农民、青年学生纷纷参军,国 民党各区乡农学校人员或主动投奔革命队伍,或迫于形势接受改编。至4月底, 第三军第二路共辖第一至九大队及警卫大队、县政府保卫大队,计2500多人。
筹建黄县煤矿
1970年2月3日,为了筹建黄县煤矿,烟台地革委党的 核心领导小组决定,成立黄县煤矿会战指挥部,并在黄县召开了煤炭大会战动 员大会。会后,着手筹建胶东第一座煤矿——黄县煤矿。1971年1月1日,黄 县煤矿 1 号立井投产。烟台地革委在矿区举行了投产庆祝大会。随后,又建成 了洼里、龙口、桑园、蚕庄等煤矿。同时,黄县也建起了县属地方煤矿,从而 结束了胶东不出煤的历史。
2月4日
烟台市制订1953年工作计划
1953 年 2 月 4 日,中共烟台市委召开党 的扩大干部会议。会议讨论制定了 1953 年工作计划,强调要以生产为中心, 以抗美援朝爱国主义为动力,以民主建设为保证,搞好整党建党,加强党的 战斗力,发挥党的堡垒与核心作用,保证全年任务的完成。会议还确定,要 开展一场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强迫命令、反对违法乱纪的“新三反”斗争, 以达到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目的。
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政变纲领
1972 年 2 月 4 日,中共烟台地委召 开县(市)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 1972 ﹞ 4 号文件,批判“林彪 集团”炮制的反革命政变纲领《“571 工程”纪要》。会后,全区在 52 个单 位试点,由主要领导亲自宣讲,开展大批判。在试点同时,全区培训宣讲骨干1.8 万余名,向全区干部、工人、学生和农村全体党员进行传达。
2月5日
胶东区临时参议会发表《告胶东同胞书》
1945 年 2 月 5 日,为惩罚通 敌叛国、破坏抗战、反共反人民的罪魁赵保原,胶东区临时参议会发表《告 胶东同胞书》,愤怒控诉赵保原破坏抗战、残害人民的罪行,号召胶东全体 同胞联合起来与赵保原算总账。同时,胶东区临时参议会致函胶东军区首长, 要求派部队支援海莱人民讨伐赵保原,扫清坚持抗战、反攻日军的障碍。
莱阳地委采取有力措施取缔粮商的投机活动
自1953年贯彻中央粮食统 购统销政策后,莱阳地区各级党组织深入贯彻总路线精神,提高干部群众的 社会主义觉悟,教育农民把余粮卖给国家。但是有的粮商以种种手段,非法 套购粮食,对抗国家的粮食统购政策。为此,地委把取缔粮商投机活动,作 为统购统销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指示各县、区党委,要加强领导, 组织政法部门,深入区乡,向农民讲明政策,及时进行教育。对那些黑市活 动猖狂的地区,坚决打击粮贩投机活动。1954年1月30日,全区已逮捕投 机粮商 191 名,并在全区几个大的集市上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审判。这些有力 措施,制止了黑市交易,推动了统购统销的顺利进行。2月5日,山东分局 批转了莱阳地委《关于发动群众取缔粮商投机活动的报告》,向全省介绍了 这一成功经验。
推广烟台花生丰产经验
1972 年 2 月 5 ~ 9 日,烟台地委在蓬莱县召开 全区花生生产会议。出席人员有山东省革委有关负责人,全省 8 个地区和 35 个花生生产重点县的负责人,烟台地区各县(市)生产指挥部负责人,农林 局长和技术员以及有关部门、公社和典型大队的负责人,共 414 人。烟台地 区花生丰产大队介绍了丰产经验。烟台地区花生丰产的措施和基本经验是: 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刨地带生土、改治重茬地”“增施磷肥提高 成果率”“一次播种、一次全苗”,花生种“三级选果、一级选种”,“清 棵蹲苗、发挥第一对侧枝结果优势”“中耕培土迎果枝”等。
2月6日
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
1941 年 2 月初,胶东各界代表大会在栖霞县苏家店前寨村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驻会主席团和行政委员会,林一山当 选为主席团主席,王一亭当选为副主席,曹漫之当选为行政委员会主任委员。 大会通过了施政纲领、土地问题和划分行政区等决议案。在行政区划决议案中, 决定将胶东区划分为东海、北海、西海、南海4个行政区。2月6日,胶东 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曹漫之任主任。随后,胶东各海区专署、县、区、乡、 村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转向了群众性的民主选举。
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地—— 栖霞县前寨村
2月7日
第三军西进抗日
1938 年初,日军侵占胶东之际,各县人民纷纷举行武 装起义,建立抗日队伍,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了扩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影响, 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2月7日,中共胶东特委决定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 第三军西进抗日。西进途中,第三军进行了整编:西进的第二、第五大队和 特务队合编为第一路,高嵩任指挥,李耀文任政委;留守文登、荣成一带的 第一、第八大队合编为第三路,丁光任指挥,孙德运任政委。为了在第三军 西进后坚持东海地区党的工作,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大水泊成立了中共文(登) 荣(成)威(海)边区工作委员会,丁光任书记。同时设立了第三军留守处, 柳运光任处长,负责扩大抗日武装,开展统一战线工作。
第三军第五大队成立
1938 年 2 月 7 日,根据中共胶东特委指示,共产 党员宋竹庭、贺致平、王亮、柏希宾等人,在牟平县第八区育黎(今属乳山市) 乡农学校策动部分乡丁反正,缴获长短枪 30 余支。后转移到胶东特委驻地文 登,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五大队,王亮任大队长,宋竹庭任 政委。
2月8日
烟台开展生产救灾工作
由于 1949 年 7 月烟台遭受台风侵袭,毁坏农作 物 4768 亩、果树 72 445棵,造成粮食歉收。严重的自然灾害波及城市,造 成大部分工人失业,城乡人民生活陷入困难境地。为此,烟台市委、市政府 根据山东分局和省政府的部署,把生产救灾工作作为1950年春季的中心工作。 为了迅速开展生产救灾工作,1950 年 2 月 8 日市委成立了生产救灾委员会, 市长徐中夫任主任。生产救灾委员会坚持“生产自救、社会互济为主,政府 扶助为辅”的方针,同时,抽调 42 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分头深入基层,通过 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发放救济粮、以工代赈等形式,减少灾情带来的损失, 战胜了严重的灾荒。在 1950 年上半年开展的生产救灾工作中,全市共发放救 济粮529999斤,贷放粮种11342斤,帮助2372户贫民解决了生产方面的困难。
2月9日
郭寿生向中共中央局寄去《最近烟台报告》
1924 年初,根据陈独秀、 王荷波的来信,烟台海军学校学生、共产党员郭寿生 等对烟台军政界、教育、工商业、新闻、外交等多方 面秘密进行了调查,写成了万余字的《最近烟台报告》, 2 月 9 日,寄往上海中共中央局,向中央局详细报告了 烟台社会各界情况及烟台党组织活动情况,并在报告 中表示,要按照中央局的要求抓好烟台地方党团组织 的发展,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郭寿生的报告,中央局 认为“极有价值”,分4期在中央局机关报《向导》 上全文连载。
烟台市委执委许端云等共产党员被捕遇害
1931 年 2 月 9 日,胶东军阀 刘珍年根据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的命令,派军警将中共烟台市委执委许端云逮 捕,不久共产党员周恩庆、王璋等也先后被捕。3月4日,许端云、王璋、 周恩庆与前期逮捕的党员共 9 人被押送济南,临时监禁在山东省第 11 监狱。 8月19日,许端云、周恩庆、王璋、邢汝海等,被国民党军阀韩复榘枪杀 于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李宗元、徐士恩、陈凤翥、吕永田等 4 名党员于 1932 年 2 月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莱阳等地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
1960 年 2 月 9 日,中共莱阳县委在 照旺庄公社召开了宣传工作现场会议,号召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毛泽东 著作。会后,县委成立了以第一书记迟蕴璞为组长的学习领导小组,各公社 和大队建立了书记挂帅的学习领导小组或理论学习委员会,各大队还普遍建 立了党校、团校和文化技术学校,全县掀起了群众性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 此后,新华书店共售出《毛泽东选集》800余套、毛泽东著作单行本14 957册。 2月10日,蓬莱县委召开全县广播大会,动员开展学习毛泽东思想群众运动。 3 月 10 日,蓬莱县委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动员大会暨县直机关干部理论学习 开学典礼,县直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 1000 多人参加会议。
2 月 10 日
胶东区党委制订《1949 年农业生产计划》
1949 年 2 月 10 日,为加强 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胶东区党委制订了《1949 年农业生产计划》。《计划》 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和任务:以增产粮食为主,同时大量增产油 料,并适当地开展副业与手工业,恢复与发展渔业,整顿盐业,增加农业收入, 扩大土地投资。并要以积极生产为主,结合救灾备荒,以达到有力地支援战 争、保证供给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目的。全年要求增产粮食 5 亿斤,种植花生 200 万亩、棉花 30 万亩、麻 2 万亩。
烟台专区开展向焦裕禄学习的活动
1966 年 2 月 10 日,《人民日报》 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讯和《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 同志学习》的社论后,中共烟台地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开展向 焦裕禄同志学习的活动。全区从机关到学校、工厂、农村,从党员、干部到 群众,纷纷表决心,订措施,决心把学习焦裕禄落实在行动上。许多领导干部, 在焦裕禄精神鼓舞下,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以点带面, 为战胜干旱、夺取全年农业大丰收昼夜苦战。4月上旬,烟台地委还从各县 选拔81名农民花生技术员,前往焦裕禄生前工作的兰考县帮助发展花生生产。 山东省库区农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 会议于 1976 年 2 月 10 ~ 16 日在 烟台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县(市)水利局负责人,共 200 余人。
会议交流了库区学大寨的经验,参观了福山县门楼水库库区粮食亩产过千斤 的大队以及黄县王屋水库库区统一规划、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现场。
烟台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
2012 年 2 月 10 ~ 14 日召开。会议作出了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 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 成人员,张江汀当选为主任,选举王良为烟台市市长,尹佐海为市中级人民 法院院长,李建新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通过了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 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 月 11 日
万第战役
1945 年 2 月,八路军胶东军区集中优势兵力,在地方武装、 民兵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发起了讨伐赵保原的战役。2 月 10 日,胶东军区 作出战役部署:十三团、十六团、军区特务营、炮兵营、北海军分区独立团 主攻万第;海阳县独立营、东海军分区独立团三营、海莱人民联合自卫军一 部和海莱部分区中队在东、西王宋一线布防,阻击迎格庄、留格庄、濯村增 援之敌;十四团、莱东独立营、栖霞独立营以北寨庄头、凤凰山、龙旺庄、 田格庄一线为阵地,截击莱阳城、昌山、乔家泊增援的敌人。2月11日21 时 30 分,胶东军区部队发起总攻,激战一天两夜,敌全线崩溃。14 ~ 19 日, 胶东军区部队攻克了濯村、迎格庄、留格庄等 10 余处据点,残余之敌部分投 靠莱阳城日军,部分逃往即墨、胶县,万第战役结束。至此,除莱阳城、穴 坊、姜山(今属莱西市)尚存日伪军外,莱东全境解放。万第战役,毙伤俘 敌1.2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4门、长短枪5000余支、轻重机枪160余挺、 战马 120 匹及大批粮食和其他军用物资。万第战役的胜利,扫除了山东顽军 的一个堡垒,剪掉了胶东日军的一个羽翼,清除了胶东抗战的重大障碍。
“两地一市”发行经济建设公债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1953 年国 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自 1954 年 2 月 11 日开始,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 市开展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发行工作。为了做好这一工作,两地一市根据 中央指示精神,召开各种会议进行逐级传达,宣传国家发行公债的政治与经济意义。经过宣传发动,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两地一市”掀起了认购爱 国公债的热潮,短时间内超额完成山东分局分配的公债认购任务。
2 月 12 日
烟台“二·一二”夺权
1967 年 2 月 12 日,烟台地区群众组织、中国 人民解放军驻烟部队和群众4万人,在烟台市工人文化宫举行夺权大会。会上, 宣告夺取中共烟台地委、烟台专署的党政财文大权,成立烟台地区红色造反 者大联合革命委员会。
中共烟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1971 年 2 月 12 ~ 14 日召开。出席大会的 代表 885 人,代表着全市 11 083 名党员。大会听取、讨论和通过了丛俊滋代 表市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的《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沿着毛主席革 命路线乘胜前进》的工作报告;讨论和通过了《中共烟台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关于深入开展反对骄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运动的决议》;选举 产生了由 35 名委员组成的中共烟台市第四届委员会。
烟台地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
1974年2月12日召开,会期8天。 出席会议人员有各县市委分管知青工作的副书记或常委、安置下乡知识青年 集中的公社党委书记、知青工作做得好的大队党支部书记及回乡知青代表等 200多人。会议要求加强对知青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安置工作。6月19日, 烟台市1685名知识青年下农村插队落户,烟台地区革委会暨烟台市组织10 万群众欢送。之后,全区又有大批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
烟台知青在招远县大秦家公社高家岭战区参加劳动
2 月 13 日
雷神庙战斗
1938年2月5日,日军侵占牟平县城,建立了伪牟平县政府。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西进到达文登县崔家口时,决定趁伪政权立足未 稳、人心浮动的机会,攻打牟平县城,摧垮伪政权,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2 月 13 日,第三军第一大队和特务队在理琪、林一山等率领下,一举攻克牟平 城,俘伪县长宋健吾等 100 余人。战斗结束后,当理琪和 20 余名指战员撤到 牟平城南雷神庙开会时,被从烟台赶来增援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包围。第三军 指战员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奋起应战,经七八个小时激战,毙、伤日军 50 余 人。后在国民党牟平县保安队张建勋(与我有统战关系)部的策应下,第三 军指战员利用夜色掩护冲出包围圈。战斗中,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和特务队长 杜梓林牺牲。雷神庙战斗打响了胶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破除了因国民党军 队仓皇逃跑而给人民带来的恐日心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雷神庙战斗遗址
烟台地区开展向好党员毕英兰学习活动
1969 年 2 月 13 日,烟台地革 委发出向好党员毕英兰学习的决定。毕英兰是荣成县埠柳信用社主任,参加 工作14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恳恳。1968年11月19日,为保护人民财产, 在同歹徒英勇搏斗中牺牲。7 月 19 日,山东省革委发出向好党员毕英兰学习 的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向毕英兰学习。
烟台地区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1970 年 2 月 13 日,烟台地革委党的 核心领导小组连续发出了《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 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等3个文件,总称“一 打三反”。各县、市积极贯彻落实,并成立了“一打三反”办公室。经过发 动群众揭发检举,个人坦白交代,查证核实,至年底,共揭发出属政治问题 的案件 19278 人,定案处理了 5334 人;属经济问题的案件 14163 人,定案 处理了 6332 人。
2 月 14 日
莱东行署成立
1941年2月6日,胶东区行政联合办事处在栖霞召开大会。 会议决定将胶东区划为东海、北海、西海、南海四个行政区,莱阳县分为莱阳 县和莱东行署。2月14日,莱东行署和中共莱东县委在山前店北薛格庄村成 立,王讷任莱东行署主任,宋云甲任中共莱东县委副书记,主持县委工作。同 年 11 月,又从莱阳县划出莱西南县。莱阳县、莱东行署和莱西南县均属南海 行政区。
烟台专区试行干部服役制
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 五条标准和山东省委的要求,1966年2月14日,中共烟台地委研究确定, 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 13 个县、市 209 处公社试行干部服役制。服役干部 不脱离农村,服役期满后,仍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经过考察选拔,从回 乡知识青年中选拔了第一批 600 名优秀分子,充实到县、社党政机关工作, 进行培养锻炼考验。这项工作,只实行了1批,“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即停止。
莱阳县为“四类分子”摘帽
1979年2月14日,莱阳县委、县革委根 据中共中央﹝1979﹞5号文件精神,开展了为“四类分子”(地主、富农、 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摘帽工作。具体做法是首先召开动员大会,进行教育 发动,成立县、公社专门班子;其次在泉水公社古柳树大队进行了试点,然 后在全县推广;三是在公社党委领导下,依靠基层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 对“四类分子”进行了全面评审工作;四是经群众评议、大队和公社同意、 报县委和县革委批准。全县共为2128人摘掉“四类分子”帽子,占总数的98.5%。其中地主分子437人,富农分子642人,反革命分子741人,坏分 子 308 人,均给予公社社员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子女,其家庭出身 一律改为公社社员。此项工作于 3 月 8 日结束。
2 月 15 日
中共牟海特支成立
1932 年 2 月,宋竹庭(海阳 县北江村人)由共产党员于云亭(海阳县驾马沟人)介 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牟(平)海(阳)边区发展于 俭斋、宋桂平等入党。2月15日,中共牟海特别支部 在海阳县北江村(今属乳山市)成立,宋竹庭任书记。 这是牟(平)海(阳)边区第一个党组织。随后,宋竹 庭等在周边20多个村庄发展党员三四十名,为中共牟 海县委的成立打下了基础。
2 月 16 日
西海区人事变动
1943年2月16日,鉴于西海区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在 1942年12月的反“扫荡”战斗中牺牲的状况,胶东区党委、胶东军区决定 恢复中共西海地委、西海军分区机关工作,充实加强该区党的领导和军事力量, 派吕明仁任中共西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陈华堂任西海军分区司令员、 丛蓉滋任西海军分区参谋长。
烟台市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
1976 年 2 月 16 日在 市革委礼堂召开,会期 5 天。全市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公 社、生产大队的负责同志,生产队长,市委工作组组长,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的代表,以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 426 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学习 了中央有关文件和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报告;听 取了即墨县岙角石大队、福山县邢家大队和烟台市10个先进单位的经验介绍; 市委、市革委对 3 个学大寨先进公社、16 个先进大队、29 个先进生产队、11 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2 月 17 日
莱阳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1934 年 2 月 17 日,中共莱阳县委军事委员 贾丕钦在万第镇大店村被捕叛变,供出莱阳、海阳、招(远)莱(阳)边区 党组织,并带领“捕共队”到处抓捕共产党人。2 月 21 日,中共莱阳一区区 委书记左武堂在果佳圈村被捕。22 日,中共招莱特支委员、莱阳边区委书记 刘兰芳在洼子村被捕。二月下旬,左武堂、刘兰芳、吴云海等坚贞不屈、慷 慨就义。莱阳县十之八九的党组织遭到破坏,9名党员和3名群众被杀害, 26名党员和8名群众入狱,300多名党员和10余名群众逃往外地。与此同时, 海阳县和招(远)莱(阳)边区党组织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许多暴露身 份的党员转移到外地。莱阳、海阳及招莱边区一片白色恐怖,党组织在逆境 中继续坚持斗争。
国民党海军长山岛区巡防处 201 号扫雷艇起义抵烟
随着全国解放战争 胜利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分崩离析,军心动摇。继 1949 年 2 月 12 日“黄安 舰”在青岛起义之后,2 月 16 日午夜,国民党海军长山岛区巡防处 201 号扫 雷艇,在该艇士兵李云修、王文礼、万成岐的发动组织下起义成功。2月17日, 201号扫雷艇驶抵烟台港。烟台驻军海防警备旅(后改为华东军区警备第五旅) 的领导接待了起义人员,祝贺他们起义成功,欢迎他们回到人民怀抱。
国民党长山岛区巡防处 201 号扫雷艇起义后抵达烟台港
共青团烟台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1973 年 2 月 17 ~ 23 日召开。出席会 议代表962名。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烟台地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会由61名委员组成,常委会由10人组成。大会还选举了出席省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2 月 18 日
攻克河源西沟据点
1944年春,胶东区党委、胶东军区按照山东分局、山 东军区的部署,组织发动了春季攻势作战。2月18日,八路军胶东军区第十三 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攻克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设在莱阳县第五区的河源西 沟据点,歼灭了赵保原在莱阳县北部的军事力量,扭转了南海区腹背受敌的局面。 战斗中,十三团二营四连爆破手王克山连续炸毁敌人三座大碉堡。十三团副排 长刘复生,在身体四处受伤的情况下,三次送炸药包,炸毁四座敌碉堡。战后, 十三团获山东军区通令嘉奖,四连获“河源西沟第一连”称号, 王克山被胶东 军区授予“爆炸大王”称号,刘复生被胶东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莱阳、文登专区掀起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
1955年2月18日, 莱阳、文登两区各界人民,积极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的号召,开 展了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4月上旬,签名运动胜利结束。莱阳专 区共有 332.36 万人签名,占全区总人口的 78.4%。文登专区共有 243.45 万人 参加签名,占全区总人口的 86.6%。
2 月 19 日
莱阳民先队员惩处日伪军
1938年2月19日,莱阳民先武装宣传队负 责人庄国瑞与崔涛、张咨明等人在莱阳县夏格庄集市宣传时,从国民党夏格 庄乡农学校校长葛子明处获悉:有 3 名日军和 2 名汉奸乘车由青岛出发,经 夏格庄到国民党莱阳县党部。庄国瑞当即与葛子明等人商定,截车歼敌。民 先队员和乡校士兵去夏格庄村南公路,截住了汽车,日伪军 5 人被抓获,当 夜被处死。
沙河截击战
1947 年 2 月 18 日,国民党第八军准备撤离掖县西援鲁南会战。2 月 19 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二十七师、新五师和西海独立团在沙河 以西黑羊山、大曲家、驿塘、灰埠一带截击敌人,激战 4 天,全歼敌一六六 师四九八团。在土山一带击溃增援新河的一〇三师一部。此役,横扫掖县到新河间敌大小据点40余处,俘虏敌团长以下800余人,毙伤敌人3500余人, 缴获迫击炮1门、六〇炮20门、轻机枪105挺、重机枪13挺、冲锋枪150余支、 步枪 500 余支,击毁飞机 1 架、汽车 5 辆。
烟台专署确定1964年国民经济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提出的 方针任务 ,1964 年 2 月 19 日,烟台专署党组制订了 1964 年国民经济计划。 主要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计划完成 11.15 亿元,比 1963 年增长 7.2%;基 本建设拨款 1644.13 万元,比 1963 年增长 20.4%;粮食总产量 42 亿斤,比 1963 年增长 2.6%;花生总产量 5.94 亿斤,比 1963 年增长 5.6%。
2 月 20 日
莱阳地委组织工作会议
1951 年 2 月 20 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各县县 委书记、县长和组织部部长。会议要求,在农村支部工作中,应集中力量进 行教育整顿巩固工作,慎重严肃地处理党员政治上、组织上的各种问题,坚 持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加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各支部一律停止党员发展工作。 党支部应每年选举一次。在干部工作上,要继续贯彻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和 重视事业、企业部门的干部工作,严肃干部纪律,认真调配、选举和培养区 乡干部。会议还要求,县区每年要召开党代表会议,并建立健全党委制。
莱阳撤县设市
1987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莱阳县成立莱阳市。 4 月 20 日,莱阳党、政、军、民在莱阳剧院隆重召开庆祝莱阳市成立大会, 烟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烟台警备区的领导出席了大会。烟台 市市长俞正声在会上讲话,指出莱阳市的成立,是烟台市经济体制改革和政 治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是继龙口市之后,在胶东半岛上出现的又一个 新的建制市。
政协烟台市十届一次会议
2003 年 2 月 20 日召开。会议听取并讨论了 市政协九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人大十四届一 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有关报告。委员们就事关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会议选举产生了新 一届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栾秉良当选为政协主席。会议通过了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政治决议,通过了关于九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 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十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2 月 21 日
蓬莱县审干工作
1955年2月21日,蓬莱县成立审干委员会,下设审 干办公室,开始进行审干工作。到1957年7月底,审干工作基本结束。全县县、 区两级 1272 名干部,分三批接受审查:第一批从 1955 年 3 ~ 12 月,审查县 直机关做机要工作的领导干部和公安局全部人员共 161 人;第二批从 1956 年 1 ~ 8 月,审查县直机关一般干部和区级领导骨干共 572 人;第三批 1956 年 8月至1957年7月,审查区级中层领导及一般工作人员共539人。经初步审查, 查出有各种问题的干部380人,确定重点审查对象112人。审查后受处分10人, 其中受党纪处分 7 人,受行政处分 3 人。
烟台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
2003 年 2 月 21 ~ 27 日召开。会议作出了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市中级人 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 成人员,焉荣竹当选为主任,选举周齐为烟台市市长,邹川宁为市中级人民 法院院长,潘锡海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通过了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 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还选举产生了烟台市出席省第十届人民代表 大会的 67 名代表。
2 月 22 日
招远县军民配合五支队取得反顽斗争的胜利
1940 年 2 月 22 日,八路 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向盘踞在招远县犁儿埠、黑都坡的国民党顽固派政府和 徐叔明部四十八支队发动攻击。中共招远县委组织三、四、五区自卫团和人 民群众近万人配合第五支队作战。22 日凌晨,五支队开始攻击,一举击垮了 四十八支队,摧垮了国民党顽固派政府,击毙了顽固派县长王振曌。战斗中, 招远县大队于外线配合作战,在霞坞歼灭四十八支队滕毓斋部一个连,在张 家庄歼灭四十八支队一个连,缴获长短枪 70 余支。四十八支队司令徐叔明率残部逃至莱阳苗家村。
烟台专区开展农具改革和农业技术革新运动
1960 年 2 月 22 日,中共 烟台地委召开全区农具评选、鉴定、推广代表大会,各县农具改革办公室主任、 公社和生产队农改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 547 人出席。会议主要是总结农具 改革经验,评选鉴定各种创新革新的农用工具。会上,有 54 个先进集体、18 个先进工作者受到奖励。
烟台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2014 年 2 月 22 日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和省委会议精神,对烟 台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山东省委督导组组长张 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书记、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张江汀主 持会议并作动员部署。
2 月 23 日
烟台地革委召开克服派性座谈会
1968 年 2 月 23 日,烟台地革委召开 常委(扩大)会议,座谈围剿派性问题。会议反复学习了毛泽东同志一系列 指示和“两报一刊”元旦社论。会议决定:①各级革委会、各革命群众组织 负责人,要进一步学习有关克服派性的文章,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吸取经 验教训,加强团结。②向全区发出《立即发动一场人民战争,彻底打倒资产 阶级、小资产阶级派性的决定》,掀起一场大树党性,大破派性的群众运动。 ③深入开展大批判,促进和巩固革命的大联合和“三结合”。④整顿组织, 纯洁队伍。⑤大力宣传克服派性的好典型。⑥组织专门班子加强对克服派性 工作的领导。
2 月 24 日
胶东区抽调干部西去河南
1948 年 2 月,根据中共中央从老解放区抽调 大批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新解放区工作的战略部署,在华东局鲁南会议结束后, 胶东的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4 个海区抽调 600 余名地、县干部,组成“中 国人民解放军中原支队第二大队”,由胶东区党委副书记金明率领开赴豫西。该大队由夏如爱任队长,宋惠任政委,赵萌华任副队长。
烟台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1998 年 2 月 24 日至 3 月 3 日召开。会议 作出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财政预算的决议,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市 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人大常 委会组成人员,王树建当选为主任,选举杨金镜为烟台市市长,孙毅东为市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潘锡海为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通过了第十三届人 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还选举产生了烟台市出席省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的 70 名代表。
2 月 25 日
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0 年 2 月 1 日,由中共招远县委主持,在 上旺庄成立招远县行政委员会,王德安任主任。2 月 25 日,招远县各区乡代 表在陡崖曹家开会,正式成立招远县抗日民主政府,选举王德安为县长。县 政府设民政、财政、教育、司法、建设五个科。
胶东区行政公署、胶东军区联合召开群英大会
1945 年 2 月 25 日,胶 东区行政公署、胶东军区在牙前实验县港里村(今属海阳市)联合召开群英 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农业、工业、军工等劳动界代表和民兵代表 300 余人。 大会号召全区人民开展大竞赛,人人争做模范、争当英雄。大会选出各行各 业英雄 38 名,其中农业劳动英雄张富贵,纺织劳动英雄王文英,民兵英雄于 化虎、赵守福、孙玉敏、于凤鸣、纪洪福、栾恒悦、纪常胜等。大会还发出 通电,要求选举人民代表出席旧金山联合国成立大会。
2 月 26 日
胶东区党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进驻莱阳
1939 年初,日军张宗 援、伪军刘桂棠部沿烟(台)潍(县)公路侵犯掖县。之后,日伪军继续东犯。 为粉碎日伪军的进攻,胶东区党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主动撤出掖县、 黄县、蓬莱 3 县城,进入平(度)、招(远)、莱(阳)、掖(县)山区。2 月 26 日,胶东区党委和第五支队领导机关进驻莱阳县西北部山区。胶东区党 委驻张格庄村,第五支队司令部驻山后村,《大众报》社驻东馆村,后方医院驻山里吴家村,胶东抗日军政学校驻北泊村。9月,胶东区党委和第五支 队机关撤离莱阳,迁往东海地区。
生擒日军小队长渡边寺古
1942 年 2 月 26 日凌晨,八路军山东纵队第 五旅十四团一部和胶东军区特务营,在招远县道头北杨家庄子村外设伏并计 诱道头据点日伪军出动。上午 9 时,40 余名日伪军进入伏击圈。八路军当即 给予敌人以猛烈杀伤,歼敌大半,残敌狼狈逃窜。是役毙日军 6 名,毙、伤 伪军 13 名,俘虏日军小队长渡边寺古(渡边后来成为“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山 东支部第一分支部”成员)等3名日军、4名伪军,缴获轻机枪2挺、步枪 20 余支、子弹 1000 余发,烧毁汽车 1 辆。
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起义抵烟
在解放战争胜利形势影响下, 国民党海军最大军舰“重庆号”巡洋舰,经过地下党组织的策动,于 1949 年 2 月 25 日在上海吴淞口秘密武装起义,26 日驶抵烟台港。烟台市党政军领导 热情接待了起义人员。胶东军区司令员贾若瑜在烟台山临时指挥所,按照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指示,派东海军分区政委任克加为解放军驻“重庆号” 代表,同时成立军事联络组,由胶东军区政治部科长吴震任组长,负责船只 与上级的联系。3 月 3 日上午 10 时,国民党军轰炸机 4 架,飞至烟台上空, 向“重庆号”舰投下重磅炸弹 12 枚,“重庆号”舰进行了炮火还击。午后, 国民党军又派侦察机临空盘旋侦察。为了保证军舰及官兵的安全,经解放军 总部同意,该舰离开烟台,于 4 日晨,驶抵辽东湾葫芦岛。
停泊于烟台港的“重庆号”巡洋舰
烟台专区社会主义建设工业积极分子代表会议
1959年2月26日召开, 全区厂矿、交通、建筑等行业的 1400 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与会代表交流了在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并向全区工业战线上的职工发出《开展以技术革命 为中心的“六比”红旗竞赛运动倡议》(“六比”指比思想、比质量、比成本、 比效率、比安全、比团结)。
2 月 27 日
日军侵占招远城和玲珑金矿
1939 年 2 月 27 日,日军少川支队与汉奸 刘桂堂(刘黑七)部侵占招远,国民党招远县政府和徐叔明的国民革命军别 动总队第四十八支队南逃到毕郭一带,招远县城第二次沦陷。28 日,日伪军 侵占了华北第一大金矿——招远县玲珑金矿。日军叫嚷“宁失招远城,勿失 玲珑矿”。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玲珑矿区,驻有200余日军和7个伪军中队, 共千余人。他们在矿区修筑工事,戒备森严,实行野蛮的血腥统治,还从淄 博抓来一批劳工,逼迫其下洞采金,开始了对玲珑黄金资源的疯狂掠夺。
日军在玲珑矿区开凿的“玲珑通洞”和“大玲珑”两处洞口
胶东军区前方指挥部、青岛市准备接管委员会成立
1949年2月27日, 为了加强对青岛市、即墨县国民党军队的斗争,做好解放青岛的准备,胶东 军区成立了前方指挥部。同月,为迎接青岛解放,准备接管青岛,胶东区党 委根据华东局的指示,在莱阳组成青岛市准备接管委员会(对外称青岛市教 育研究会)。委员会由 7 人组成,薛尚实任主任,下设政法、财经、教育、工业等若干大队。各大队由胶东各地抽调干部组成,并在莱阳县集训。
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67 年 2 月 27 日,烟台地区“三结合”临 时权力机构的名称由烟台地区红色造反者大联合革命委员会,改为烟台地区 革命委员会。3月7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并批准了委员会由 11 人组成。其中军队代表 4 人,干部代表 2 人,群众组织 代表 5 人。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由军代表魏伯亭任主任,军代表耿宏、干部 代表牟玉田、群众代表张培锡任副主任。
2 月 28 日
青年团烟台市第一届代表会议
1951 年 2 月 28 日召开,与会正式代表 229 名,列席代表 50 名。大会审议通过了团市工委副书记龙卓卿所作的《关 于团市工委一年来工作总结与今后任务》的报告。市委书记刘乃殿到会作了《关 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会议宣布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烟台市工作 委员会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烟台市委员会,选举产生了团市委第一届 委员会,龙卓卿当选为团市委书记,周勃当选为副书记。烟台团市委辖团工 委 2 个,基层团委 2 个,团总支 19 个,团支部 160 个,团员 3000 余名。
烟台专区首届民兵积极分子代表会议
1960 年 2 月 28 日召开。各县市 民兵“五好”单位、民兵积极分子代表 756 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全民皆 兵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巩固国防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要 求民兵成为各条战线上的突击力量。会上选出13个“五好标兵单位”,24位“五 好标兵”。
烟台地区发展“三大件”工业
1975年2月28日,中共烟台地委根据 烟台地区的工业基础和人民的需求,确定烟台要以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简 称“三大件”)为重点,发展烟台自己的轻工业。为此,成立烟台地区“三 大件”会战办公室,召开“三大件”会战工作会议,促使地区“三大件”工 业迅速发展。
南北长山联岛大桥开工建设
南北长山联岛大桥南起烟台市长岛县南长 山镇连城村望夫礁景区附近,向北跨越海域,终点位于北长山乡南端,是连接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的重要通道。项目总投资1.67亿元,全长1510米, 其中桥长 1200 米,两端连接线长 310 米。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 车速度 60km/h,路基宽 15 米。2012 年 2 月 28 日,大桥开工建设,2014 年 9 月 30 日正式通车。南北长山联岛大桥成为山东省第一座海岛跨海大桥。
2 月 29 日
烟台专区农业群英在省获奖
1960 年 2 月 29 日,山东省农业战线群英 大会在济南召开,烟台专区农业群英 24 人出席会议,并同全省农业群英一起 发出《代表会议十大倡议书》和《大搞农具改革,向农业机械化进军的倡议书》。 会上,烟台专区的蓬莱、荣成、文登、掖县、威海、海阳、招远等县,门楼 水库指挥部等 8 个单位和 23 个公社获红旗奖,218 个公社、生产队获丰产奖。
烟台地区工业学大庆运动深入发展
1976 年 2 月 29 日~ 3 月 5 日,中 共烟台地委召开全区工业学大庆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级领导及厂矿企业党 委、总支、支部书记共 1000 余人。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有关文件,听取了几 个单位学大庆的经验介绍,部署了全年的任务。到 12 月底,全区完成工业总 产值25亿元,超出国家计划27.2%,超出地区计划8.7%,涌现出烟台地区“小 钢联”等 252 个厂矿企业学大庆先进单位。